華文杏壇的默默耕耘者
文字:林宜佩
原在中國雲南出生,甚至已結婚生子的Lily老師,因丈夫的離家,帶著年幼的孩子翻山越嶺,終於在泰緬邊境美斯樂落腳。因緣際會下認識了上帝,也踏上了華文教育的道路。這些年來,Lily老師抱持著虛心學習的態度,在華文教育這塊田地深耕。
投入華文教育多年,遇到許多困境,甚至是辛勞,Lily老師沒有任何抱怨。
「既然選擇了,就必須負責,並且堅持下去。」
留著一頭俏麗短髮,帶著粗框眼鏡,談吐斯文條理的Lily老師這麼說,她是這樣看待自己的工作。堅定的眼神裡,也透露出一種對人生的信仰。
從異鄉人成為在地人
Lily老師帶著孩子來到美斯樂,被視同為難民身份,孩子從小多病,必須來回奔波醫院,沒有身份證便得不到任何保障。Lily老師是一位堅強的女性,雖然與父母同住在美斯樂,但她不曾向家人尋求資助。終於靠著自己的力量,花費多年的心血與金錢,取得泰國身分證,並且獨力養大三個孩子。
美斯樂對她來說就像第二個家,她不再是個異客。
「那些艱苦的日子都過去了,現在就像苦盡甘來。」
看著Lliy老師面帶笑容地說著,那些辛苦的過往,隨著她嘴角的一抹微笑,輕輕地,就像一縷雲煙飄散,令人難以想像當初Lily老師是如何一個人走到現在。
遇見上帝後投身教育
到美斯樂的第一年,是最艱苦的時光。Lliy老師在這片土地上信奉了基督教,追隨主耶穌的腳步,同時也在上帝的帶領下,進入當地的美浸小學工作。主要從事的工作內容是講解聖經,幫忙各種校務。由於說話流利、台風穩健,常常接待外賓,也在學校的活動中擔任司儀。外務應接不暇,假日的時間也必須投身工作,沒有時間休息甚至是陪伴小孩。


在美浸小學奉獻了五年,Lliy老師想給自己另一個選擇的機會。辭去原來的工作,開始做起小生意。五年前的美斯樂,觀光業十分發達,Lily老師靠著擺攤,撐起一個家庭。
平凡的小生意做得不錯,擺攤的第二年,興華小學的校長找來。經過校長多次請託,Lliy老師正式成了華興小學的國語老師,目前在興華小學已任職三年,開啟她的華文教育之路。
做個永遠學習的老師
Lliy老師原本並非教育專業,投身華語教育之後自然遇到許多難題。美斯樂的華語教育是繁體字為主,但是中國出生的Lliy老師只認得簡體字。她說:「教課前一定要認真備課的,自己先學會才能教學生。」
檢視自我的不足,Lliy老師總是抱著虛心的態度學習,她說:「學習並不單是學生的事,身為老師也必須不斷精進。」儘管工作繁忙,Lily老師仍會抽出時間參加教師培訓,學習寫書法、多元教學。每一次的培訓課程對她來說,都是一次又一次的機會與挑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