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樸實純真-美斯樂裡平凡的小人物

2018暑 ​文/李思賢

       連續下了幾天的雨,今天早上也不例外,我們撐著傘、踏著泥濘的路繼續探索美斯樂。一路上,也許是雨的關係,沿途的店家稀稀落落,很多都是大門深鎖,也將我們原本熱情的心澆熄了一半。我們就這樣沿著唯一的馬路直直向前走,就當我們以為今天可能徒勞無功時,我們聽到了親切的聲音:「進來參觀一下,不用買東西也沒關係~」,這就是我們和吳阿姨相遇的起點。一踏入茶店,映入眼簾是一袋袋的乾貨,在我們想好新話題的開頭前,吳阿姨已經幫我們搬好椅子,準備好茶具,甚至請我們吃了好吃的芒果乾,在這溫暖的店裡,我們與阿姨如同故知,開始閒話家常。

       阿姨的本名是吳紹蓮,她並不是道地的美斯樂人,而是緬甸人,至於來到美斯樂的原因有一段美好甜蜜的故事。原來是阿姨的先生有一次去緬甸旅遊,因緣際會之下認識了吳阿姨,之後一來一往之下兩人情愫漸深,阿姨便嫁來了美斯樂,並且在這邊定居下來。可是換到一個新的環境,絕對不會像童話故事那般幸福美好,不適應是必經的過程。阿姨提到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朋友,一個人到陌生的環境沒有人作陪多少會感到孤單寂寞,再加上語言上也沒有相通,食物也和原本家鄉口味也不一致,種種原因讓阿姨想去美賽或清萊定居而不是美斯樂。而且除了上述提到的原因之餘,吳阿姨也提到衛生環境也是一個很大的適應點,因爲阿姨之前住的地方是大城市,所以一開始來美斯樂有點衝擊。在這邊,廁所不是沖水式馬桶,而是需要自己舀水,然後建築物多為矮房,也沒有裝冷氣或暖氣,加上這裡有時也會停電,生活基能和大都市比有一段差距,基本上真的很簡單樸實。

       儘管一開始的生活沒有那麼順利,但是阿姨的先生帶著阿姨認識了一些朋友,而在吃的、住的還有生活習慣上面吳阿姨也漸漸適應了。至於語言方面,因為阿姨的故鄉緬甸有個族群叫傣族,而他們語言和泰語很相近,因此阿姨在語言上比較好上手。再加上美斯樂這邊空氣真的很好,環境非常清幽,好山好水以及悠閒的生活步調,久而久之阿姨愛上了美斯樂。她還笑著說,現在是想離開美斯樂都辦不到了,習慣了這邊的生活步調,下了山,不但覺得都市的生或太過緊湊,氣溫也是很不適應。說道美斯樂的優點,不得不說,我們來美斯樂的這一個月,都認同這裡就是一個室外桃源。每每向遠方眺望,視線所及都是翠綠的山巒,非常宜人。此外,很多人總說「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」,這句話放在美斯樂也是不遑多讓。美斯樂的居民非常友善,在路上即便是陌生人,只要你對著他們微笑招招手,他們都會大方回以燦爛的笑容,甚至好客地邀請我們去喝個茶吃個小點心。在這裡,我們親身體驗到他們的友善和相互幫忙,從當地的婚喪喜慶中,都能感受到居民的熱心與溫情。

       簡單聊完吳阿姨的生平後,我們向阿姨詢問了茶店的事情。原來,阿姨來到美斯樂後,覺得不應該遊手好閒而是要做點什麼,再加上阿姨在緬甸有做過一些生意,於是在和阿姨的先生討論後他們買下了這家店開始了小本生意。阿姨的店位在段將軍陵寢附近,那邊有一條街沿路都在賣乾果、茶葉、水果等等,還有當地少數民族的手工藝品,有包包、衣服、絲巾等,都非常的精美。阿姨的店有是賣很多的乾果,夏威夷果、開心果、各式各樣的蜜餞也陳列在店中,而且價錢比台灣的便宜。除了乾果之外,阿姨主要是賣茶,而且真的是美斯樂當地生產的茶葉,吳阿姨也和我們說她們有一小塊地,種茶之餘也種一些水果。

       阿姨其實也提到一開始開店付出了很多心血,起初經營時,因為語言的關係甚至還有客人會嘲笑她的口音。即便如此,阿姨也沒有灰心喪志,她仍然很努力在經營、在融入美斯樂這個地方,漸漸地大家知道吳阿姨人很好做生意也實在,而且客人雖然會笑她的口音但是還是會教她怎麼喊價、該怎麼說等等。於是時間久了,阿姨的店也有一定的客源,阿姨也很好地融入了美斯樂。

       來到美斯樂後,很慶幸能認識了吳阿姨,因為她我感受到美斯樂的人情之美,也透過阿姨更了解這個地方,甚至更喜愛這個美好的村落。

吳阿姨照片.jpg

​←我與吳阿姨的合照

Click here to view 

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e post

1.
IMG_8253
IMG_7232
IMG_8656
12620580_878801945571371_1171367965_o
About us

十位政治大學學生,將於每年寒暑假到泰北美斯樂山區進行志工服務,除了小學的華文課程和活動帶領,也將走訪社區進行紀錄片拍攝,希望透過我們的一點努力,可以帶給當地更多的快樂。

© 2023 by Going Places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