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從台灣到美斯樂的愛—李阿姨

​文字:楊元嘉

經過裝潢氣派的芙蓉宮,一幢一層樓高的平房隱身在對面兩旁的樹叢中,白色的牆壁搭配門口種植的花草,雖不比芙蓉宮引人注目,卻有在地美斯樂的純樸與神祕感。只見一位剪著俐落短髮的阿姨站在敞開的大門一旁,一手拿著寶特瓶正在取水,恰巧她抬頭看見我們,彼此簡單地打了招呼「你好啊!」,我們便繼續向前,走了幾步後,突然身旁的夥伴和我互相對視,便決定往回走,開啟了李阿姨的故事之旅。

「我每天早上都會喝一杯咖啡,下午有時候也會喝一杯。」阿姨邊泡咖啡給我們一邊說道。

記憶中的台灣

「一杯咖啡搭配包子或黃麵」是阿姨的早餐組合,其中麵是在美斯樂的早市買的,而包子則是在台灣跟屏東的朋友學的。「一直都很想回台灣啊!」阿姨用渴望的語氣說著。原來,李阿姨是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。

她出生於台東,後來隨著擔任中央氣象局測量員的爸爸一同搬遷到花蓮生活,並於美崙鄉讀高中。阿姨說到,她很喜歡那段純樸的時光,每到放學後就會跟朋友一同去附近的海邊撿拾蛤蜊,只是有次目睹有人意外落海後,陰影仍存在於內心深處,便再也不敢靠近浪潮。到了十八、十九歲的年紀,阿姨離家去桃園工作,和家人感情好的她,第一個禮拜就開始想家,但她還是選擇堅持下去。遠離了海邊,她加入了登山協會,爬過無數山岳、看遍台灣美景,而開始培養攝影這個興趣。只見她起身走入房內,拿出一台老舊的底片相機,「可惜照片都放在台灣啊!」阿姨輕輕地說自己不再繼續攝影後,便又走回房間放置相機。

攝影之餘,阿姨在台灣也時常看展覽,最喜歡的無非是在書店待上一整天,而她閱讀的書籍範圍相當多元,從烹飪、攝影再到教育,各方面的知識都有涉獵,聽她述說對於美斯樂當地教育的想法,我們發現她對於社會議題都會從自己的思考脈絡出發,有其獨到的見解。只是阿姨惋惜地說到,因為美斯樂當地缺乏藝文場所和書店,使她益發懷念台灣的生活,而於家中掛有幾幅國畫,保有對於藝術的熱忱。

因愛情結緣的美斯樂

「這附近的台灣人就只有我而已。」阿姨語氣平靜的說著。

原來,阿姨的先生(以下稱為叔叔)是當初公費來台灣讀書的美斯樂人,而當時正在桃園的鐘錶業工作的阿姨,便與正在手錶工廠上班的叔叔結識。正好,當時「送炭到泰北」為最著名的公益活動,而費玉清一首「美斯樂」也帶起台灣民眾關注美斯樂的風潮,深受此風潮影響的李阿姨,對人稱「異域」的這個地方滿是好奇,得知叔叔為當地人後,便不斷問他關於美斯樂的一切,而和叔叔之間的感情也逐漸增溫。

「我老公就是不喜歡出去玩啦!」看似是在抱怨,其實阿姨語句間仍流露出對叔叔的憐惜。其實,叔叔因為耳朵內部構造的問題,只要是坐車出遠門,總會造成頭暈不適。曾經有一次,阿姨、叔叔和叔叔的同事們一起開車去石碇玩,但因為路程顛簸,叔叔不出多久便因頭暈而嘔吐,因此之後阿姨和叔叔便不再開車遊玩,而多在餐館約會。經過幾年的時間,兩人最終走入婚姻。

從台灣到美斯樂

「剛來美斯樂的那段時間真的是很苦呀!很多事情都要適應,再加上那時候我婆婆……」

阿姨是大約十五年前來到美斯樂定居的。因叔叔的爸爸在他小時候便另有歸屬,所以他、媽媽(以下稱為婆婆)和姊姊(以下稱為姑媽)互相依靠過生活,從緬甸過來美斯樂後,三人相依為命,皆為彼此的生活重心,凡事以家人的事情為第一優先。所以當時,正因為叔叔想要照顧年老的婆婆,而和阿姨一起回到美斯樂。

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,不論是對人、事物還是環境都要重新認識,阿姨除了要做三餐之外,還要去田裡務農、養雞,一件件從未接觸過的事向她襲捲而來,加上還有愛子心切的婆婆緊盯著她的一舉一動,使她身心靈都相當疲累。「以前她都坐在門外的椅子上一直朝外看啊!她會不斷探頭看我老公回家了沒。」阿姨用手一邊比劃、一邊說。有一次,當阿姨正在浴室洗澡順便剪頭髮的時候,突然耳邊傳來急促的敲門聲,原來是婆婆要叫她趕快去翻正在晾乾的豆渣。「真的是很累啊!」阿姨激動的說著。但當她只要一想到孩子尚且年幼,加上尊敬婆婆的心意,當下的她仍決定暫且忍耐著過生活。

找尋相處之道的路

時間回溯到阿姨仍在台灣工作的階段,那時大女兒不在自己的身旁,而是在美斯樂和姑媽及婆婆一起生活,長期相處之下,不論是大女兒的生活習慣或者是價值觀都深受她們所影響,也自然和她們比較親近。當大女兒逐漸長大,到七、八歲的時候,阿姨才回到美斯樂。然而,此時阿姨已難以建立母女之間的感情。 

有一次,當她在房內換衣服時,從只可向外不可向內看的玻璃看出去,發現大女兒指著房內的阿姨,嘴上說著「台灣婆」三個字,阿姨又氣又難過的問她為什麼要這麼說,才發現原來是婆婆教她的,阿姨一聽,「我那時候真的想說直接回台灣算了!」她站起來說道。

另一方面,阿姨也遍尋不著和婆婆及姑媽的相處之道。當阿姨的媽媽從台灣來到美斯樂時,兩人正在陽台整理採收回來的農作物,此時姑媽突然大喊阿姨的全名,使喚阿姨去做其他的事,讓阿姨感到十分難堪。但是阿姨又念在她為孩子們的姑媽,便也沉住氣不願多說。

然而,有一次阿姨實在忍無可忍了。就在兩、三年前,女兒說要從台灣回美斯樂一起過年,阿姨開心地想說這次要好好和女兒重新建立關係,試圖打破過往的僵局。就這樣和樂地過到初四這天,女兒卻突然說要去姑媽家,她不顧阿姨的反對就逕自離開,後來得知其實女兒在之前的三個月都住在台灣的姑媽家,更讓阿姨有種女兒硬生生被搶走之感。這次,她真的無法再讓自己的悲傷和怒氣壓抑在心底,而決定直接打電話向姑媽理論,然而事情並未就此解決,女兒依舊回到了台灣。

在美斯樂的阿姨,難過、不解、生氣的情緒不斷在她內心翻騰,她覺得該是整理這些情緒的時候了。阿姨決定直接當面和姑媽說出自己長久以來的想法,她認為應該將內心累積已久、無法消化的情緒讓當事人知道,而阿姨現在也終於能逐漸放下。

「我就當已經沒這個女兒了!但還是會隨時敞開大門歡迎她。」阿姨說。現在的她已不復先前那般痛苦,對於母女之情似乎也已不帶有太多的眷戀。

無「毒」,有愛

走入房間,阿姨拿出一張軍人合照。「這個就是我的兒子啦!才剛退伍沒多久。」她一邊指給我們看。談起小兒子的故事,她特別興奮。

當時,由於兒子是早產兒,擔心在美斯樂無法受到妥善的照顧,便在他兩、三歲左右才從台灣搬來美斯樂一起生活,大約國中的時候,有一次阿姨心想「奇怪!他怎麼洗澡洗那麼久?」,後來進浴室觀察,才發現針筒藏在排水孔底下,原來,他兒子染上毒品了。阿姨震驚之餘,也希望兒子能趕緊遠離毒品,然而,不論是阿姨和她講道理,亦或者是叔叔又打又罵,都無法改變他的行為。不料,有次兒子的朋友騎著兒子的機車,準備去買毒品,正巧被警察攔下,就這樣進了警局,「我聽到的當下真的是又生氣又難過到沒辦法行走了!」阿姨語氣略為激動的說著。還好幾經波折之後,總算順利交保了,兒子也從這次的經驗學到教訓,深感自責的同時也決定不再碰毒。

為了小孩的成長,阿姨決定將三個孩子都送回台灣念書,直到現在。「但我真的很喜歡我兒子那不愛說話,卻憨厚的性格。」阿姨臉上掛著笑容,滿是欣慰之情,流露出對於兒子的愛。

我們喝著咖啡、聽她述說人生,漸漸體會她每個生命故事背後那如咖啡苦後回甘的滋味。阿姨因為對於美斯樂的好奇,認識了叔叔,也因為對於叔叔的愛,來到了美斯樂,開展另一段人生旅程。

1.
IMG_8253
IMG_7232
IMG_8656
12620580_878801945571371_1171367965_o
About us

十位政治大學學生,將於每年寒暑假到泰北美斯樂山區進行志工服務,除了小學的華文課程和活動帶領,也將走訪社區進行紀錄片拍攝,希望透過我們的一點努力,可以帶給當地更多的快樂。

© 2023 by Going Places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